EN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61年磨光17块砂轮他靠着手中的那把推刀惊艳了世界…

时间: 2024-06-23 21:02:51 |   作者: 产品展示

  凤翔是陕西宝鸡市的一座县城, 在这里有着一项被国外收藏家赞为东方智慧的结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

  据记载,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位于县城东边的南小里村是凤翔年画的中心,根据流传下来的祖案记载,早在明洪武年间,世代耕居于此的邰氏家族,就已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 这门手艺传到邰立平这里,已经是第20代了。

  邰立平至今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到腊月,家里总是挤满了来自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的小商贩,他们从这里批发年画,再跑回去摆地摊,卖给当地的老百姓。 跟着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凤翔木版年画也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作为2019中国年度非遗人物,邰立平也就承担起了传承与复兴凤翔年画的重任。 出生年画世家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始终致力于对流散民间的古样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复制,使这一古老民间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而他的传承之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了 6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填色,9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功底,可以跟着父亲一起画箱柜上的图案。于是,父亲决定让邰立平开始系统地学习家传年画工艺。

  初中毕业的邰立平,便一门心思扑在了年画这项事业上。随着对年画事业的接触,他逐渐感觉自己的作品里缺少了一些东西。

  明明祖辈的技法都继承下来了,但有些方面却达不到爷爷和父亲的高度,比如爷爷的设计、父亲的染色。这让邰立平非常苦恼。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为了锻炼自己的绘画功底,整整三年,除了跟着父亲学习,他大多数时间都泡在设计室里。 父亲的遗憾由他完成 邰立平分别在1983和1984年,跟随父亲参加了在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举办的凤翔年画展览会。

  邰立平父亲 在1983年的展览会后,他的父亲把凤翔年画的概况、恢复、现状做了一个介绍,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然而,邰立平的父亲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恢复传统年画的心愿,1984年从北京参展回来半年后,他便因病去世。 为完成父亲的心愿,也为了木版年画能够传承下去,32岁的邰立平正式接手祖传的木版年画,创办了凤怡年画社。 皇天不负有心人 作为凤翔木版年画的第20代传承人,荣誉的背后也有不少辛酸,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的困难。 跟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印刷精美而又价格低的现代画上,木版年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了找回失散的木刻版,也为了不让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消亡。 邰立平四处寻访,找不回原版就请人拓样,或是复印,或是到现场临摹。他暗下决心,“要把木版年画继承下去,让民间美术发扬光大!”

  有一次,邰立平在参加完一个民俗艺术节的展览后,去拜访当地一位收藏家。在这位收藏家的诸多藏品里,邰立平竟意外发现了一幅三开的墨线《龙凤钱马》,那可是太祖父生前在顺兴局刻的画样。欣喜若狂的他立即想掏钱买下,没想到对方在了解情况后,慷慨地无偿赠予给了他。

  1978年,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的王有政告诉邰立平,他们馆藏有将近100幅邰立平爷爷在1954年手绘填色的年画。得知此事后邰立平激动不已,他突发奇想,能不能试着恢复一下年画,再与爷爷的填色版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于是他开始用铅笔把样子画下来,再回家用毛笔描出来,《西游记》的版就这样恢复了出来。当他将这些画印出来,手工填色完毕后,拿去和群艺馆里存的填色版对比时,发现二者竟然几乎一模一样。 年画恢复的工作量很大,在复制传统年画的过程中,邰立平必须自己重新做一遍,画一遍。在做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的一些画比较粗糙,有些嘴巴太大,有些造型不够美。 于是他开始重新设计,重新设色,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完美。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邰立平玩命地工作,每天晚上刻完版以后,他的手臂、腕、肩这三个关节疼得都没办法放下。大夫跟他讲,你要再这么玩命下去,你连命都保不住,你赶快停下手来。 但邰立平为了年画的修复工作, 对医生的叮嘱充耳不闻。 在那五年的时间里,他每晚睡觉的时间没超过4个小时,那一段时间里,邰立平一共刻了170套版。

  在凤翔木版年画的工艺史上, 一个人一生最多刻60套版,而邰立平却为完成父亲的遗愿, 为了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 他用尽全力完成的170套版,相当于整整三代人的付出。

  经过这些年邰立平的苦心搜集,他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老工具见证传承之路人们常说把铁棒磨成针,而邰立平是把钢片磨成刀尖。 作为凤翔木版年画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工具也见证着他作为传承人的贡献。

  光是他磨刀子用的一寸厚的砂轮,最后被磨成了跟纸一样薄的薄片,而那样的砂轮,邰立平整整磨光了17块。

  而他用的钢锯条做的刀片,很长的钢锯条最后磨成不到两寸长,而他却用了至少20多把锯条。

  邰立平在凤翔木版年画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为了让凤翔木版年画一代一代的传承,邰立平收了8位徒弟,其中有两位已经评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儿子、儿媳也在去年,被评为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邰立平也因此终于能打消自己之前的顾虑, 不用再担心凤翔木版年画因没有传人而无法传承了。 他将木版年画带出了国门 1994年,澳大利亚华人博物馆向邰立平发出了邀请,他带着自己挚爱的木版年画,漂洋过海到墨尔本,参加了中国年画精品收藏展。作品一经展出便引起轰动。这也是凤翔木板年画第一次走出国门!

  作为凤翔木版年画的国家级传承人,邰立平将自己的所有心血,都贡献给了凤翔木版年画,他扛起了复兴凤翔木版年画的重任,正是有了邰立平的不懈努力,这项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才能得以重获新生,才能走出凤翔,走向世界!

  现在的凤翔年画逐渐成了高端收藏品。引得不少艺术爱好者和文化机构竞相收藏。邰丽平的年画作品也被不少美术院校、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邰丽平说,下一步要和徒弟们一起,探索如何将凤翔木版年画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了解木版年画,欣赏这门艺术。 用一生,做好这一件事!这或许就是邰立平这一生孜孜不倦的追寻!